为促进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观摩研讨,提升教师整体授课水平,推动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2022年11月9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公开课展示教研活动,学院副院长张雪娇及部分教师参与了听课活动。主讲教师夏雪彬老师以“社会公德”为主题向大家进行公开课展示。
课上,夏雪彬老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相关论述作为教学导入,紧接着围绕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和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等授课内容,连续向学生提出“道德三连问”。以启发式教育,有效的调动学生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并结合视频教学、现场互动交流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了讲解。教学目标清晰,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层层深入,结合党的二十大最新相关理论,有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公德意识,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恪守公德底线,践行社会公德规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模范。
课后,参与听课的老师共同参与了评课。大家认为夏雪彬老师备课充分,内容丰富、条理清晰、教态自然,案例贴合实际,重点突出,教学形式多样,启发性强,善于将当下热点话题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互动,总体教学效果好。同时,老师们还分享了自己在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就教学与思政如何平衡、思政的广度与深度等等问题进行探讨。
此次公开课在促进教学交流、增进团队互信、帮助教师成长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一如既往牢记立德树人使命,不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相统一,坚持“讲深、讲透、讲活”党的科学理论,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文、图/欧祥月)
夏雪彬老师讲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