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团队建设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智能制造学院共融共建研讨会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3-03-22|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动“三全育人”走深走实,切实构建“大思政课”工作格局,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共融共建、协同育人新模式。3月17日,智能制造学院举行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队伍共融共建研讨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代表以及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代表共同参加,研讨围绕“青春践行党的二十大”主题班会的设计展开。

智能制造学院学生科科长谈华雄介绍了本次班会的主题、内容、形式,并提出应该将智能制造学院各个专业的课程特色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并就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生心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提升育人效果,向参会人员发起讨论。

辅导员刘正波老师介绍了智能制造学院各个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他认为更好的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水平和理想信念,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才能提高工作实效性。辅导员吴周、甘巧丹、刘春梅、王嘉琪、王洁梅等认为,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竞赛、征文比赛、诗朗诵比赛等活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夯实理论基础,筑牢思想阵地,提高思想觉悟,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热情。

思政课教师陈亚南副教授从班会内容的政治性、案例的丰富性、以及学生的参与性发表建议,她认为应结合学生专业特色讲述好中国故事,以青年人的奋斗、担当、责任、奉献等案例故事,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在班会课以诵读党的二十大金句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和了解党的二十大的内容,领悟党的二十大的精神。叶文香老师围绕“我是谁?”“我在哪儿?”“我能干什么?”三个“青春之问”进行班会内容设计,通过“青春之问”引导学生,为实现科技强国、现代化强国贡献力量。覃兆静老师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展开设计,她认为,学深悟透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容应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如广西首位“大国工匠”郑志明的故事,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自信,积极投身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之中。牙彩劝老师就班会内容的政治性和班会形式的多样性相统一发表自己的看法,只有学深学实学精才能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的精神,通过创新主题班会形式让班会内容深入人心,例如增加游戏环节、红色歌曲大合唱、竞赛环节、奖惩环节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会上,各位辅导员也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政课教师做了交流分享。

通过本次研讨会,加强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智能制造学院辅导员队伍之间的共融共建,两支队伍共研共讲,协同做好育人工作。双方表示会继续加强交流与合作实现育人资源共享、育人力量汇聚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牙彩劝  图/智能制造学院)

 

共融共建研讨会现场

 

 

 

 

上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参加广西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骨干培训班
下一条:意气风发从教路,以梦为马趁年华--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2-2023学年青年助教培养启动仪式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桂ICP备11008250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530299 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