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赴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25-04-28|浏览次数:


为深化学生对八桂文化的认知,厚植家国情怀,助力广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奋力谱写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新篇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教研室联合“广西高校思政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探索与实践”课程团队,于2025年4月26日上午组织师生共54人前往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展“探寻八桂文化根脉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实践活动。

一、沉浸体验:感悟民族文化魅力

师生们走进“壮族文化展”“铜鼓文化展”等特色展厅,即刻被沉浸式场景吸引。左江花山岩画,宛如一部凝练的壮族先民生活史诗,将往昔场景娓娓道来;铜鼓声声,奏响民族交融华章,回荡着和谐共生的韵律;旧石器遗址文物,默默镌刻远古记忆,诉说着岁月沧桑。这些珍贵展品化作生动教材,使师生深切体会到,八桂大地各民族同胞,以卓越的智慧与力量,为中华文明增光添彩。

二、互动探讨:激发文化传承活力

在侗族风雨桥上,李宇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并结合少数民族建筑特色等剖析其文化意蕴与民族智慧。欧祥月老师从绣球文化切入,深挖民主技艺底蕴,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赵易老师与唐毓老师协作主持知识竞答活动,同学们踊跃参与,现场气氛热烈。教师们以民族文化案例为引,鼓励学生立足专业所学,努力成为党和国家需要有用之才。

三、知行合一:明确青年使命担当

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收获颇丰。24级工程造价(专升本)3班的程志强同学道:“经过这次实践研学,我对广西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4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升本)2班的柒明汛同学谈道:“此次参观让我了解了壮文的来历与发展脉络,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当代大学生在新时代有责任、有义务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故事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堂”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育人紧密结合,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拓宽视野、增长才干,实现知行合一。同时,也为教师提供了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的契机,使思政课更具实效性。实践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  /赵易、欧祥月  图/李宇  一审一校:许玉菇  二审二校:叶文香  三审三校:张雪娇

师生合影

同学们在展厅中认真学习

现场教学环节


上一条:学校扎实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程建设
下一条: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2025年度思政类教学竞赛专题培训

Copyright 2019-2020 Powered By 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桂ICP备11008250号 地址:广西南宁市龙亭路8号 邮编:530299 南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技术支持:南宁学院网络信息中心